再讀《苦難輝煌》有感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時細讀了《苦難輝煌》一書,深刻領會什么叫共產黨的韌性?這種韌性又從何而來?從根本上是源于共產黨人的韌性。今天再次品讀該書,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堅定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為什么能夠成功?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生存和發展?該書給出了答案,是無數共產黨人立足中國國情,憑著偉大的共產主義信念和革命理想,在血雨腥風的殘酷環境中,百折不撓,接續戰斗,使紅色政權在中國大地上不斷發展壯大。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變中,李大釗、羅亦農、趙世炎等同志犧牲,共產黨人橫尸遍野、血流成河,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再次面臨這樣的局面,方志敏、劉疇西、瞿秋白等同志犧牲。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瞿秋白的《多余的話》、劉伯堅的《帶鐐行》,都是他們在鐵窗中對中國命運的思索。是文學,也是歷史,更是一腔熱血,更是對中國革命的思考和堅信。大渡河“十七勇士”、“安順場十七勇士”、“瀘定橋二十二勇士”,無數先烈在堅定信仰引領下前赴后繼,繼續一個又一個的慘烈戰斗,這是歷經磨難的信仰,堅定了共產黨人必勝的力量源泉。
實事求是是取得勝利的思想法寶!犊嚯y輝煌》一書,時刻呈現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十月革命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而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支部建在連上、群眾路線……都是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探索來的。書中寫道:“毛澤東后來常常說,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里。這句話他有深刻的體會。井岡山‘八月失敗’前,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舉手通過返回湖南,損失了二十九團。紅四軍‘七大’上,也是少數服從多數,舉手表決選掉了毛澤東的前委書記。遵義會議以后,又是舉手表決,剛剛擔任的前敵總指揮職務又被撤銷。”以及土城戰疫和魯班場戰斗的失敗,中國革命領導人毛澤東越來越踩實中國這片土地,越來越堅持實事求是這一思想法寶。毛澤東對紅軍將領的意見極其重視,哪怕意不合自己的主觀設想,只要符合客觀實際,也堅決采納實行。四渡赤水中采納了彭德懷、楊尚昆的重要建議,失去回黔北可能又無法在滇東開展局面的情況下,采納了林彪、聶榮臻的建議。對面極其艱難困苦,毛澤東迅速修正主觀設想使之符合客觀實際,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及領導人真正偉大之處,也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思想法寶。
艱苦奮斗是克服萬難的精神支撐。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等中國精神,都是共產黨人用生命和熱血鑄成的,是艱苦奮斗精神的精髓。中央紅軍每日不是渡河,就是爬山過草地,四渡赤水幾個月無定向轉移,時東時西,時南時北,極其艱苦,保持特別待遇的李德走著走著都睡著了,不敢想象普通紅軍戰士該是多么多么艱苦。飛奪瀘定橋,《星火燎原》用了一句令人震驚的言語描述左縱隊行軍速度:晝夜兼程二百四。中國工農紅軍,在沒吃飯的情況下,冒著傾盆大雨,杵拐杖、嚼生米、喝涼水,在泥濘的羊腸小道中連滾帶爬中堅毅前行,用兩只腳板把不可能成為可能。譚家橋戰斗犧牲的紅軍十九師師長尋淮洲,與戰士沒有任何區別,天寒地凍的嚴冬,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上身是單衣,腳上還是不一樣的草鞋。這些感人的故事,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用流血犧牲鑄成的艱苦奮斗精神,是克服萬難、走向勝利的精神支柱。
維護中央權威是行動一致的先決條件。無法回避的會理裂痕,書中這樣寫道:“寫紅軍長征,人人多寫遵義會議,人人少寫會理會議。前者是一鴻寬闊的江面,任何筆端縱橫馳騁,怎么升華也不為過;后者卻是一段激流險灘,一詞一句皆需反復斟酌,稍不留神便會立即翻船。于是就傾向于采取一種最統一節省的解釋——會理會議起因于林彪一封信。這封信純屬于林彪個人情緒和個人行為。”過了金沙江,帶有情緒的林彪寫信給中革軍委讓彭德懷出來指揮部隊。毛澤東感到部隊不滿情緒相當嚴重,提議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會理會議,會上話語很重的批評了彭德懷,作為會議主持者張聞天感到委屈,但彭、張在會上會下不但沒有爭辯,彭還在發言中批評了林彪,更批評了自己。堅決維護中央權威,保持了大敵當前的高度統一,保證了中央各項決策指示的落實。
新時代,我們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建黨精神,站在先烈歷經苦難贏得的偉大歷史成就上,迎接一個接著一個的輝煌,喜迎黨的二十大,意氣風發的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供稿人 余銀中)